忘東忘西有可能是帕金森氏症?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,帕金森氏症威脅大腦健康,且好發於60歲以上的長者,包括音樂大師、電影明星、抗議天王都曾為此病所苦。根據110年健保統計,全台有7萬7千多人因帕金森氏症就醫,同年度61歲以上人口有527萬人,平均每1萬名老人就有134人罹病,雖然帕金森氏症跟阿茲海默症都跟老年人神經退化有關,也都可能失智,但前者先出現身體動作不協調,後者則是記憶力、語言能力衰退比較明顯,兩者的病程不同。
帕金森氏症定義
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好發於老年人的退化性神經疾病,平均發病年齡50到60歲之間,如果患者年紀在50歲以下就是年輕型的帕金森氏症,主要是腦內一種叫黑核 (Substantia Nigra)的腦細胞快速地凋零,無法製作足夠的多巴胺化學素,而多巴胺就像是汽油,指揮身體肌肉的活動,當腦中缺乏足夠的多巴胺時,動作會變遲緩,不僅有活動障礙,也影響語言能力。
帕金森氏症徵兆
初期的帕金森氏症跟自然退化很像,很多人是出現肢體顫抖、四肢僵硬、動作遲鈍,臉部表情呆滯,像板著臉孔的「撲克臉」等症狀才就醫,此時多巴胺神經退化已超過60%。以下是帕金森氏症的症狀:
1. 顫抖
出現在四肢,通常是靜止時出現,活動時消失。
2. 僵硬
多半發生在四肢及軀幹,臉部僵硬時缺乏表情、笑容,眼瞼眨動減少,像戴假面具。
3. 動作遲鈍
走路時手臂擺動消失、手指僵硬;字越寫愈小、不清楚。
4. 姿勢異常
身體向前彎曲,走路時向前傾斜,容易跌倒。
5. 步態不穩
起步困難,步伐很小、拖著腳步走。漸漸地越走越快,變成小碎步向前衝,很難停住。
6. 自主神經功能失調
流口水、吞嚥困難;便秘、說話不清楚。
7. 智力障礙
長期而嚴重的患者有智力衰退。
8. 部分患者有憂鬱、便秘等情況
帕金森氏症vs.阿茲海默症
有30%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會失智,通常在帕金森氏症診斷兩年後發生,跟阿茲海默症最大不同是帕金森氏症是由動作功能開始退化;阿茲海默症早期則是記憶力衰退及認知障礙,且隨著時間持續惡化。
無論是帕金森氏症或阿茲海默症,患者都有淡漠,憂鬱和焦慮的現象,帕金森氏症的病人若失智,記憶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逐漸降低,且會出現幻覺和妄想,比例高於阿茲海默症。
治療方法
帕金森氏症屬於漸進式的疾病,無法根治,不會遺傳,醫師根據患者的年紀、身體狀況來調整用藥緩解症狀,而規律的運動能讓身體的協調性更好,早發現早就醫也有助於延緩退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