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確量血壓 這時間不適合
編輯:健康力、健康力百大醫師諮詢 2018/08/10

小玉是北漂青年,因為工作關係,無法與父母同住,年過70歲的父親有三高等慢性病,小玉沒有督促父親每天量測血壓,直到父親突然出現小中風,小玉才驚覺事情的嚴重性,幸好家人及時將父親送醫,才沒有發生憾事。

秋老虎持續發揮,早晚溫差大連帶使血壓忽高忽低,由於血壓受到天氣、情緒、壓力等因素影響會不斷變化,小編提醒,定期量測、記錄血壓有助於及早發現異常,預防心血管疾病與中風。而「綠杏健康力APP」有關懷家人的功能,可即時接受到家人血壓量測數值,當量測數據異常或太久沒有量測,還會推播提醒,及時關心家中的長輩,掌握家人的健康狀況,避免發生像小玉的狀況;量測數據並能同步診所,讓醫師在就診時立即瞭解病患平時的各種生理量測數據,作為診斷及調整藥物的參考。

破解量血壓迷思

很多人血壓升高卻沒有明顯的症狀,但一些慢性病與致命重症如心血管疾病、腦中風、糖尿病、腎臟病等卻都跟高血壓有關,透過定期量測可掌握血壓狀況,減輕沉默殺手的威脅。小編也整理以下幾點正確的量測觀念:

1.什麼時候量血壓比較好?

血壓通常是起床後開始上升,且有一半的中風意外發生在早上6點到12點之間,所以早上剛起床或晚上睡前量血壓最具參考價值;如果有服用降血壓藥物,應在吃藥前量血壓。

2.量血壓該用左手?還是右手?

量血壓時,有人喜歡用左手量,有人喜歡用右手量,如果時間較充裕,建議兩隻手都量。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醫師在「江P醫件事」影片中指出,很多人說血壓要量左手臂,因為靠近心臟比較準,但這個觀念不對,正確的做法是兩隻手都要量。

量血壓前先靜坐10分鐘,採坐姿測量,第一次量血壓,左、右手各量測3次,每次間隔30秒,再取平均值,之後如果時間有限,就用血壓較高的那隻手作為測量標的。

3.左、右手血壓值不一樣有關係嗎?

有時候,兩手所測得的血壓值會有些微的不同,如果兩手差距超過40~50 mmHg,建議就醫接受診治。

江坤俊醫師說,左、右手的血壓差距在10mmHg之內是可以接受;若兩手血壓差距大於10mmHg,可能有動脈硬化的風險;根據國外研究統計,兩手血壓相差15mmHg以上,未來中風的機率提高5%,因此,量血壓不能只量一隻手。

4.收縮壓與舒張壓差距過大怎麼辦?

血壓正常值為120/80mmHg,其中120mmHg指收縮壓,是心臟收縮時的血壓;80mmHg指舒張壓,是心臟舒張時的血壓;壓差則是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。

江坤俊醫師指出,血壓兩手都要量,同時也要觀察單手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距,壓差在20-30mmHg之間屬於正常,如果收縮壓跟舒張壓的差距超過60mmHg以上,代表血管彈性不佳,將來罹患動脈硬化跟中風的機率會比較高,例如年紀大的長輩,血管容易硬化,當心臟收縮時,血液打到血管沒有彈性,壓力就會增加,進而提高中風的機率。

5.哪些時候不適合量血壓?

江坤俊醫師指出,剛洗完澡,因為動脈血管擴張,血液都跑到身體周圍,導致血壓比較低;另外,吃飽飯血液會跑到胃裡,也讓血壓偏低,兩種情況都不適合量血壓。還有生病或激烈運動之後,量測血壓也比較不準確。

最好在安靜的環境中靜坐5-10分鐘以上再量血壓,且量血壓前半小時內別喝茶、咖啡、可樂或吃起士、抽菸等,避免刺激性物質會造成血管收縮,讓血壓偏高。

居家量測幫助醫病溝通

規律的量測可擺脫慢性病的糾纏,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,若有高血壓家族史,且身材肥胖,最好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習慣。

「綠杏健康力APP」可記錄平常居家的量測數值,尤其有些高血壓患者到了診所看到醫護人員心情緊張,血壓開始升高,出現白袍症候群,此時血壓的量測數值很容易失準,也可能影響醫師的診斷與用藥,平日自行在家測得的血壓數值,反而較具參考價值。

 

延伸閱讀:

如果每天量血壓,收縮壓或舒張壓有其中一項超過標準,是否代表異常需要治療?

血壓要怎麼量?需要把衣袖往上捲嗎?

 


文章來源:健康力百大醫師諮詢、國民健康署、食品藥物管理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