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出現首例猴痘確診案例!感染猴痘可能有發燒、皮疹、頭痛等症狀,部分感染者還會出現生殖器感染的情形,但多數人症狀都很輕微,大約2-3星期就能痊癒,除非是兒童或免疫低下族群才可能導致重症。
研究顯示,天花疫苗(俗稱牛痘)和猴痘具有交叉保護力,台灣1979以前幾乎每個人都種過牛痘,有接種的人在手臂或大腿上有凹下去放射狀線條的疤痕,推測應有猴痘抗體,可預防感染猴痘,至於有多少保護效果,還待進一步研究。
症狀似天花
猴痘病毒主要是經由接觸和飛沫傳染,任何年齡都可能感染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,確診者的衣物、毛巾、床單和餐具必須單獨清洗,避免交叉感染藉物傳播,可使用一般清潔劑清洗病患的衣物,且不要使用省水或快洗模式,以便有更多時間讓洗衣劑充分混合,徹底清洗讓病毒不殘留。
猴痘是一種人畜共通的傳染病,1958年首次在研究用的猴子身上發現這種病毒,但不是只有猴子才會罹患猴痘,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發生於1970年。馨生醫療體系院長蘇俊源表示,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所引起的傳染疾病,跟天花病毒是都是屬於正痘病毒屬(Orthopoxvirus)。因此,猴痘的發病症狀與天花很像,只是病情症狀比較輕。
疾病管制署指出,猴痘的潛伏期大約6-13天。發病症狀包括發燒、畏寒、出汗、頭痛、肌肉痛、淋巴腺腫大、極度倦怠、皮疹等。通常發燒1至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,從臉部開始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,全身長出水泡和皮疹,四肢比軀幹更常見。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、丘疹、水泡、膿包階段變化,最終結痂脫落。目前猴痘治療方式以減輕症狀和併發症如繼發性細菌感染、肺炎、敗血症等為主,典型的猴痘發病病程類似天花,大多數個案可於幾周內康復,症狀持續14至21天就自行消失。
接觸飛沫傳染
兒科吳昌騰醫師於臉書表示,猴痘的傳染方式為密切接觸已感染病毒的人或動物的血液、體液,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;以及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,飛沫傳染則是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發生,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有較大的感染風險,所以,應避免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如感染者的衣服、毛巾或床上用品。其它如配戴口罩、定期清潔雙手、肉類煮熟再吃,都可降低感染猴痘的機率。